首頁 > 黨建專欄 > 知識園地
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時間:2023-08-24 09:16:2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作為中國式現代化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既要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要精神財富極大豐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強。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如何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就此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向明。

記者:什么是現代化?西方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忽視精神文明,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王向明:現代化的實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加以理解:一是指近代以來的一種人類歷史趨勢,二是指評價人類文明發展程度的一種標準。

一般認為,近代現代化是以18世紀蒸汽機發明引發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為起點的。但事實上,現代化從來就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人類的現代化進程從一開始就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與社會文明相互交織、互為影響的一個歷史過程。正是因發端于14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成熟于18世紀的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帶來的文化進步,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整個歐洲的巨大政治變革,以及15世紀以后的歐洲宗教改革、大航海以及牛頓定律等科學發現,歐洲才率先打開了現代化的大門。

最先實現現代化的英國,其社會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并把整個人類社會推向了“蒸汽時代”?,F代化的確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生產進步。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指出的:“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所以,從那時起,追逐現代化就成為了人類社會的一種歷史趨勢,成為不同國家和民族試圖實現的發展目標。

但是,西方式現代化注定要面臨歷史的困頓。西方早期的現代化,一邊是財富的積累,一邊是信仰缺失、物欲橫流。資本原始積累,完全是依靠對勞動人民血腥的暴力手段實現的。創造了巨大財富的19世紀的歐洲,并沒有給歐洲人民帶來想象中的幸福,甚至被歷史學家認為是“饑餓的歐洲”。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規律——兩極分化”,即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一極是資本家財富的積累,另一極是工人階級貧困的積累。而對外的戰爭、販奴、殖民、掠奪等血腥罪惡,更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深重苦難。今天,西方國家日漸陷入困境,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無法遏制資本貪婪的本性,無法解決物質主義膨脹、精神貧乏等痼疾。

歷史已經證明,西方的現代化之路不是人類現代化文明的“普世成功之道”。人類的現代化文明迫切需要打破“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走出一條現代化的新路。

記者: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王向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總括和結晶。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創造性地確定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是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不僅強調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而且認為精神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那種離開精神文明進步的單一物質文明發展,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不符合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那種以資本為中心、兩極分化、物質主義膨脹、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有著本質區別。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重大原則要求貫穿始終。

到21世紀中葉,我國將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對物質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目標,我們必須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牢牢扭住高質量發展這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決定著我們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和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領、文化的滋養、精神的支撐。我們必須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記者:如何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王向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既要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要精神財富極大豐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強。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讓全體人民始終擁有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開拓進取的主動精神、健康向上的價值追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新時代條件下,要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首要任務就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要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特別是要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以史為鑒、開創未來,要進一步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要在全社會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要特別注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

要不斷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當前,主要通過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要以切實的實踐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

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5000多年發展史,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版權聲明:呼倫貝爾擔保網為開放性信息平臺,為非營利性站點,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境,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除部分原創作品外,本站不享有版權,如果您發現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
熱點推薦
平語近人
平語近人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
黨員干部不可或缺的六種能力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人人爱一区二区白浆,少妇人妻激情按摩系列,无码黄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